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9月25日,宁国通判陈公墓志,在邵家渡街道溪边村菱塘后山西麓山坡出土,伴随出土的还有其子后山陈公墓志。宁国通判陈公墓表出土时不慎已碎裂成三块,后被族人将其回填土中,镌刻“明后山陈公墓志铭”的志盖已迁移到新墓址竖立新坟头。在该村,还同时发现了明工部都水司员外郎潜斋陈公墓志。现此三方墓志均入藏市博物馆。 据陈氏族人捐志者陈守斌、王亿军等人介绍,村后洋山上一带埋着陈氏历代祖坟很...
石碑竖立在野草杂树之间,旁边放着一堆管材。 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已20多年的安康现存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刘卿墓一直未得到有效保护,如今墓地周围遍布杂草和建筑废料。汉滨区文管所人员表示,由于保护项目尚未获批,目前只能维持现状。 刘卿墓为当地现存最大明代墓 据《安康县志》第三十五篇人物传记传略记载:“刘卿,字孔源,金州人,明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进士。...
位于咸阳市东明街的“新兴油店”建于明代,是省政府于2008年公布的第五批陕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坊间流传着“先有新兴油店,后有咸阳城”之说。而如今这个承载着历史变迁的文物古迹却成了售楼部。 爆料 “老店”开门且灯火通明 网友“草根老周”在网上发帖,题为《明代店铺遗址成了售楼部》,内容如下:“...
2012年5月29日,早报曾报道了一条消息,濮阳县发现了一处罕见的明代大型古墓。10月17日,记者从濮阳县获悉,经过专家论证,这处古墓应为明代大儒王崇庆墓。 2012年5月23日,在濮阳县城关镇吉村南发掘了一处大型古代砖石墓,这也是濮阳市至今发现的形制结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明代古墓葬。古墓在吉村一处设施农业项目的空地处。文物专家现场钻探发现,该墓东西长八米五,南北宽四米五,墓顶为砖砌而成,墓门为...
位于平定县冠山镇西关村的葛家大院,是平定县仅存的一处典型明代民居建筑,其建筑布局、结构,乃至其本体附着的历史文化艺术信息,均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并得到了国家、省古建专家的认可。葛家大院是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发现的文物,已上报国家文物局备案登记,等待评级。然而就在10月10日,葛家大院的部分宅院却被村委会拆除。 10月15日,接到读者反映后,记者当即前往实地调查。 未获“名分R...
最近,记者曾报道仪征一工地发现疑似码头的遗迹,11日,现场考古人员表示,初步推测这是明清时期的码头,与此同时,最近还发现一处城墙遗址。 11日上午,来自省内和扬州的考古专家勘查现场后,很是兴奋,纷纷赞叹这里历史文化遗存丰富。 记者看到,北岸码头顺河道而建,东西向,呈长方形,码头遗迹东西长15米,南壁临水陡直,用条石砌筑。该水码头做工考究,用料整齐,保存情况较好。南岸码头与北岸码头隔河相对,...
江西抚州市金溪县一建筑工地日前发现一座明代古墓。文物考古专家表示,这座明代墓葬形制结构特殊,出土瓷器较为丰富,为明代“空白期”瓷器研究提供了标尺,弥足珍贵。 据了解,该古墓内为长方形土坑砖室,是江西近年来发掘的为数不多的明代纪年墓葬。古墓北端辟有一专门的壁龛,形制结构特殊,其中整齐排列若干件随葬品,同时镶嵌墓志一方。文物考古专家初步从中抢救发掘出明代龙泉釉瓶、窑碗、青花碗...
10月7日,赵县范庄镇杨户乡东门村村民在梨树林内挖出两尊无头石像,本报记者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联系到赵县文物旅游局,与工作人员一同到现场查看了这两尊雕刻精美的“文官武将”石像。昨日上午开始进行保护性挖掘,一套完整的大型石碑组件相继被发现。 碑身碑帽完好无缺 经过一整夜的值班看管,昨日一早,赵县文物旅游局文物执法队工作人员在副局长郑永军的带领下,携带专业挖掘设备和工具,来到...
“双节”期间,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对商水某楼盘三期工程发现的明代古窑址进行了清理,该古窑址南北6.8米,东西9.8米,深1.7米,是目前我市发现的最大的明代窑址。它的发现为我市研究明代的烧窑技术、生产水平、科技水平提供了实物资料。 晚报记者 王晨 通讯员 焦华中 摄
日前,金溪县一建筑工地上发现了一座明代墓葬,文物部门立即展开了抢救性发掘。记者9日从金溪县文物所获悉,目前挖掘工作已告一段落,工作人员从墓葬内挖出了大量文物。 据了解,6日,位于金溪县景秀佳苑小区西侧的一处村民自建房工地内,一辆挖土机在施工时挖出了该处墓葬。7日凌晨1时,该自建房屋主王先生发现后立即向当地文物部门进行了报告,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火速赶往现场,并要求停止施工对现场进行保护,当地警方也积...
《天坛祈年殿大展》今天在北京隆重开幕,展览以图片、文字、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了祈年殿的历史演变、天坛历史大事件。明代鎏金编钟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由印度归还中国后,今天首次在北京亮相。 天坛的明代鎏金铜编钟为明代所制,是明、清两代皇帝在天坛祭祀时使用过的中和韶乐乐器。编钟重17.5公斤,形态完美,工艺精湛,鎏金匀称,为国内罕见,是国家馆藏一级文物。 至于明代鎏金铜编钟回归中国还有一段佳话。清光绪二...
福州收藏家齐忠富在福建闽北地区淘到一件明代的大型月饼制作模具。该月饼模具名为麒麟送子,楠木材质,长56厘米,宽49厘米,模具正中刻着带有典型明末清初风格的“麒麟送子图”,四周还刻有四个活灵活现的孩童形象,分别手持鲜花,寓意“锦上添花”,饼边还刻有一圈不断纹,这在古代属于较高难度的工艺。做出的月饼中心直径可达40厘米,距今约400年。
明代古戏楼前坐满了看戏的人们。 记者 张波 摄 昨天,四邻八乡的群众蜂拥到长安区北张村,一边欣赏古香古色的明代戏楼重建落成,一边观看在新戏楼上首次演出的传统秦腔戏。 据了解,为了修缮面目全非的明代古戏楼,在村干部的倡议下,北张村企业家26人慷慨捐资99万元,村委会和村民出资4万元,总共花了103万元,明代古戏楼得以重建恢复,成为北张村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一组从明代保留至今的牌楼群,让乐清仙溪南阁古村声名远扬。 刘伟 摄 温州乐清仙溪镇域里,有不少村名个性十足,像老鼠嘴、地上王、果木场……但其中最出名的还数南阁。虽然它只是果木场村下辖的三个自然村之一,但一组从明代保留至今的牌楼群,让它声名远扬。 经过村公路上书有“南阁古村”的牌坊,车行一两分钟就到了牌楼群前。石头路、低矮的木头房、古色斑驳的牌楼,...
已修复的《百子图》局部 昨天,苏州祯彩堂耗时21个月完成了明代缂丝精品《百子图》的整幅修复工作。经中国丝绸博物馆专家鉴定,《百子图》是一件明朝缂丝精品,距今约500年。作品长225厘米,宽170厘米,上端有双凤朝阳图案的引首,主体部分缂织有嬉戏玩耍、抚琴吹笛的一百个孩童,这些孩童均身着彩衣,形态生动;另外还有假山、溪流、水榭、板桥,以及麒麟、梅花鹿等动物,色泽层次丰富,技法娴熟。 据介绍,修复...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